誇張!母姊會從幼稚園一路開到大學

商業周刊 – 2013年10月9日 下午3:54







九月初,大學新鮮人開學,台大宿舍裡,最忙碌的人是大一新生家長。


 


家長們忙著幫孩子打掃宿舍、鋪床、整理衣物,孩子則站在旁邊,低頭滑著手機。




「我孩子睡過頭,要請假」,


 


「我女兒要註冊,該怎麼辦理?」


 


「我兒子要出國,須申請成績單」


 


「我小孩要休學」……,


 


這裡不是幼稚園,是國立大學學務處的行政人員與家長之間常有的對話。




以上種種,幾乎天天在國內大學校園上演,


 


學務長終於忍不住在新生開學日感嘆「媽寶學生越來越多」。教授也公開宣稱「不歡迎媽寶」來上課。


 


 




凡事父母代為解決      媽寶現象從特例變常態




「媽寶」是指家長全方位介入孩子的學校生活,從生活起居、交友、選科系、校務行政,無所不管。


 


甚至孩子成年上大學、進職場、成家立業,仍然凡事依賴父母。


 




媽寶在10年前還是特例,但最近2、3年越來越普遍,


 


「我兒子想修你的課,可是沒選上,可否幫忙加簽?」


 


「我們全家要出去旅行,但剛好遇到期末考,可不可以幫我孩子提前考試?」


 


「我女兒要當交換學生,可否讓我也一起同行?」這幾年接到家長們的要求可說「五花八門」。


 



有一次大學入學甄試,有參加甄試的學生遲到兩個小時,提不出遲到的理由,因此失去了應考資格,


 


結果家長竟然在面試現場高聲咆哮、大吵大鬧。




 


還有家長以孩子自尊心強為理由,要求老師修改成績打高分。


 


甚至有被雙二一的學生,家長還與學校打官司,


 


認為是學校沒啟動「緊急救助輔導計畫」,才讓他的孩子被退學。


 


 




過去只有幼稚園、小學、中學生的家長會和老師保持溝通,


 


但這種「母姊會」形式的座談已經從幼稚園蔓延到大學,


 


幾乎每所大學都會應家長要求辦理「新生家長座談會」。



醫院精神科醫師認為,家長過度關心,是種下媽寶的因。


 


他估計,類似個案「每年持續以兩成的速度在增加,」社會應正視此現象。


 


 



父母能否隨著孩子成長,把一路上抓緊的手「逐漸放開」相當重要。


 


要解決當前越來越嚴重的「媽寶」問題,需要「寶媽」們覺醒,


 


新時代父母需要學習的是「適時放手、適度放下」。


 


 



一分鐘測驗!你是「寶媽」高危險群嗎?




 


如果你在以下檢測中,勾選5項以上,小心,你可能是「寶媽」高危險群!




 



生活起居方面



 


1. 叫小孩起床。


 



2. 不讓小孩做家事。


 



3. 幫小孩扛書包。


 



4. 寒暑假作業你都有份。


 



5. 動不動就打小孩手機,小孩連瑣事也打手機跟你求救。


 


 




校務方面



 



1. 你曾不爽老師對待小孩的態度,就到學校抗議。


 



2. 小孩跟你說不高興的事情,你馬上殺到學校抗議。


 



3. 大學後,孩子選課、請假、申請成績單等校務瑣事,你都還是搶著做。


 


 




交友方面


 




1. 你曾說「XXX是壞人,不能跟他做朋友」。



 


2. 你曾說「XXX成績太差,少接近他」。



 


3. 以了解「交友狀況」為理由,你會檢查小孩的日記、手機或E-Mail。


 




 



 


選科系方面


 




1. 希望小孩照你的意思選科系。


 



2. 你曾說「你這樣選也不錯啦,但是……以後出路恐怕……」或者「萬一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求職方面


 




1. 孩子打工或求職,面試都還要你陪同。


 


2. 孩子在外上班,回家抱怨薪水太低,你會給予金錢上的支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