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6      日月潭旅行第2天       欣賞邵族歌舞秀


 


從小到大到日月潭不只一次兩次          但常常都是走馬看花         未能窺見日月潭的全貌


 


很多人到商店街買買特產.吃吃山豬肉          就完成到此一遊


 


有的住上一晚        驚艷於日月潭的日出日落          但又匆匆的走了


 


這次我們打算待上3天        想要再多了解日月潭一點


 


 


台灣有14族原住民          日月潭的邵族是第10族      目前有七.八百位族人


 


多半聚居在伊達邵部落和水社          從事觀光.漁獲...等生活


 



 


 聽說當年邵族的祖先為了追趕一隻白鹿           翻山越嶺來到日月潭       


 


因見此地依山傍水         風景秀麗       遂定居於此




 


而紹族的捕魚法非常有趣       在小船上種植許多水草        誘魚產卵於水草之間


 


這方法和花蓮馬太鞍溼地的捕魚法          其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小船就是最傳統的邵族捕魚船       非常特別吧



 


這次經民宿推薦        就在離民宿不到50公尺        就有每天3次的邵族免費歌舞秀


 


這個邵族的歌舞 ...和其他族有何不同?         倒是可以來體會一下


 


每天有三場       假日還有加演呢



 


這位主持人真壯          該不會是常常吃山豬肉的成果吧!



 


有時會安排山地歌曲獨唱          原住民的歌聲當然是無庸置疑的好啊




 


這位表演者年紀最大       是全團的舞蹈老師        表演的最賣力


 


相信要撐這樣的義務表演團       他應該非常辛苦


 



 


和台東的布農部落表演相比          邵族的逐鹿市集成員年紀稍大


 


或許是邵族人口真的很少      年輕人都在外打拼        所以表演團才會撐得辛苦


 


但看得出來         他們還是很盡力的表演          希望讓遊客更了解邵族文化


 






 


最後還有「與賓同樂」的歌舞互動教學          我和女兒也上台動一動       其實並不難喔


 



 


大約40分鐘的表演       完全不收入場費和門票


 


有興趣的可留下嚐嚐紹族料理餐         或買買紹族的手工藝品


 


和碼頭區的商店        其實性質差別不大



 


我在日月潭就看到有人在釣這種魚          聽說還不難釣     


 


是說:哪些人可以在此釣魚?     有經過申請嗎?


 


我還真的很好奇



 


這種「媽魯果」很像山粉圓           小小一包有很多黑黑的種子         聽說吃了養顏美容



 


看完邵族的逐鹿市集表演          難免會和台東的布農部落相比


 


每次我看完布農部落的表演       我都會感動到流淚       還會買很多原住民手工產品      以贊助原民文化


 


但邵族的逐鹿表演或許才剛萌芽           表演時間短.   成員較年長.  產品少.  場地也小


 


想要略成氣候            可能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磨練            


 


才能好好展現出邵族真正的文化特色吧


 


 


邵族的逐鹿市集        加油加油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